圖解更換水泵的過程
以前我經手過的一些車,水泵都是靠發電機皮帶驅動,更換起來非常簡單,二三十分鐘就能搞定。可我這款車的設計與眾不同,想換水泵嗎?首先得拆正時皮帶,想拆正時皮帶嗎?首先得拆發動機支架。頗為麻煩。
1,拆下發動機下護板,放出冷卻液。
2,拆下發電機皮帶。
3,由于這款發動機的水泵靠正時皮帶驅動,所以,更換水泵必須得拆正時皮帶。首先把發動機吊起,拆下發動機支架。
4,接著要很仔細地對正上下輪的標記。這項工作馬虎不得,正時一旦有差錯,事兒就大了。
5,然后松開漲緊輪,取下正時皮帶。
6,這就是水泵,它安裝在缸體上,松開螺絲即能取出。
7,拿出水泵,果不其然,只剩下金屬軸了,上面的葉輪已經不見。
8,把水泵取出,從缸體里找到了葉輪。
9,之前判斷葉輪脫落,看來不是很準確,準確地說,葉輪呈斷裂狀。
10,這是從赤峰送來的水泵。
11,看來,故障的原因是環境溫度已經達到冷卻液的冰點,導致水泵葉輪受力太大,從而斷裂。
12,把新買的水泵安上去。
13,再把正時皮帶和漲緊輪安裝穩妥。
14,把拆下來的每一個部件再裝回去,確保沒有富裕螺絲之后,注入新的冷卻液。
整個換件過程用了4個小時。完工時,外面已是一片漆黑。溫度又降到了零下30度,但現在我的車不怕了。
這件事兒的總結
究其原因,這件事其實是我的疏忽大意造成的。事實上,出發前,我曾到4S店要求檢測冷卻液冰點,不巧的是,冰點儀壞了,沒測成。當時我想,車里的冷卻液是原廠的,指標為負35度,應該沒什么問題。因為,冬季往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很少遇到低于零下30度的天氣。
到克什克騰之后,車里的溫度顯示外界氣溫為零下32度。出于謹慎,整個晚上,我每隔2個小時發動一次車。這可真不是鬧著玩的,一位在崇禮滑雪場開旅館的友人曾說,他已經看見2次由于冷卻液冰點不夠低而導致水箱凍漏的故障了。而且,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名牌汽車。
次日的整個上午,氣溫始終處于零下30-34.5度之間,也就是說,氣溫已經逼近冷卻液的冰點。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外界溫度低,節溫器開啟會很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冷卻液都應該走的是小循環。但是,水箱被迎面而來的寒風直吹,其中的冷卻液又不流動,很有可能已經處于凝結或半凝結狀態。
當發動機溫度升高,節氣門開啟,冷卻液開始走大循環時,水箱里處于凝結或半凝結狀態的冷卻液被帶進缸體,對水泵葉輪形成了較大的沖擊。葉輪所受阻力加大,超過了設計值,從而斷裂。
一位友人分析,這款發動機的水泵靠正時皮帶驅動,本身就存在隱患。因為正時皮帶一旦斷裂,發動機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設計師把水泵葉輪設計成塑料制品(多數水泵葉輪為金屬制品),意在降低強度,以便在阻力加大時,靠犧牲水泵來保護正時皮帶的安全。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
從這件事兒總結經驗
1,前往寒冷地區之前,一定要檢測冷卻液的冰點,務必保證冰點低于環境溫度10度。比如,當地最低氣溫是零下35度,出發前務必把冷卻液換成負45的。
2,遇到水溫高的檢查步驟是:是否虧水(看儲液罐)—風扇是否轉—上水管與下水管的溫度差是否有異常(用手摸摸)—暖風是否正常。
3,在寒冷狀態下,由于散熱器迎著風,溫度最低,如果發動機溫度沒上來,長時間走小循環,再加上環境溫度接近冷卻液冰點,便很容易凍結,具體表現是行駛了一段距離后,下水管依舊冰涼(摸散熱器能直接判斷,但散熱器周圍往往有塑料件覆蓋,不容易摸到,面對發動機方向雖然是裸露的,但有電子扇,小心為妙)。預防措施是弄個紙板,擱在散熱器前面,擋住迎面而來的寒風。
名詞解釋:
小循環:發動機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冷卻液只在發動機和暖風系統里循環。
大循環:發動機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冷卻液除了在發動機和暖風系統里循環,還增加了散熱器循環(俗稱水箱)。
節溫器:控制大循環、小循環的閥門(見下圖),閥門關閉,冷卻液走小循環,閥門開啟,冷卻液走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