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上海車展中,比亞迪宣布思銳上市,這是一款中型轎車,軸距2755毫米,動力為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6速手動或6速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根據配置分為7個版本,廠家指導價10.39-15.09萬元。此前,比亞迪曾推出中型車F6和G6,作為比亞迪的第三款中型車,思銳最大的特色是技術含量有所增強,價格卻依舊低廉。看著做工不輸合資產品的思銳,我不禁感慨:中國的高手都在民間。
之所以這么說,我發現,每當汽車業出現某個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分析的有理有據、通俗易懂的,往往是在網上論壇中。同樣道理,比亞迪、吉利這些誕生于民間的自主品牌,只用了幾年時間,發展的風生水起,在沒有政策傾斜、政府輸血的情況下,就能把汽車賣到國外,甚至還能在國外設廠,就地生產。與之相比,國家投入巨資撫養的大型汽車企業,昔日還能造出幾輛輝煌的汽車,可最近30年來,越活越往回縮,基本上已經徹底淪為單純給外人打工的組裝廠。
這類企業也有壓力,所以,它們中的一些,弄來東家早已淘汰的產品,包裝成合資工廠里的自主品牌。美其名曰創新,實則把人家原本準備扔進垃圾堆的過時貨色,拿來替東家賺取自己同胞的財富。如此忠心耿耿,大清國那會兒前朝加后廷,找遍了都找不到一個。李蓮英不算,因為小李子精心侍奉太后,為的是自己斂財。
正當有人夢想以市場換技術,有人高喊自己造車沒戲,必須走合資道路、借鑒他人成熟且先進的經驗、技術之時,民間的高手們拿出了思銳。
思銳的內功不俗
我相信,很多人只要看到自主品牌汽車,就會立即聯想到模仿、粗糙、技術含量低。雖然其本人也是國產的,但不愿意信任國產汽車。只要是國外來的,即使是西班牙的汽車,也會另眼相待。
可是,看看思銳的數據,您會發現,自主品牌汽車一樣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思銳的前懸掛是雙叉臂獨立懸掛,后懸掛是5連桿獨立懸掛;發動機是1.5升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大扭矩240牛米,輸出范圍1700-3500轉/分鐘,最大功率113千瓦;手動擋車型為6速手動變速器,多花9000元,就能獲得6速雙離合自動變速器。
您可能會疑問,自主品牌的可靠性如何?會不會經常需要修理?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因為它必須依靠事實說話。最有發言權的,只能是車主。不過,順便說句跑題的話,在中國被很多人視為高品質象征的某個品牌,在美國的可靠性調查中,連續數年名落孫山,時常徘徊在倒數第一名與倒數第三名之間。在國內,我調查了10位車主,購車3年之內全部經歷過維修,最輕的一位是更換了平面軸承,最重的一位基本上已經被訓練成熟練的汽車修理工了。
在配置方面,思銳豐富的配置,將外來品牌的暴利,揭露得淋漓盡致。比如,10.39萬元的低配車型,配備了車身穩定控制、無匙啟動、天窗、多功能方向盤、前后雷達、倒車視頻、皮質座椅、衛星導航、車載電視、8喇叭單碟CD音響、后視鏡加熱、自動頭燈、自動空調。
在入門級車型的基礎上,多花6000元,是10.99萬元的尊貴型,配置增加了夜視系統、胎壓監測、側面氣囊、頭部氣簾、單碟DVD、座椅加熱和抬頭數字顯示。其中,夜視系統的有效距離為120米,依靠紅外線攝像頭,能在夜間看清前方路況,并將圖像呈現在抬頭顯示屏中,有助于夜間的行車安全。
此外,思銳還將配備“云服務”,功能更為強大,能夠實現手機、電腦與車載系統之間的互聯。速銳車內已經配備的智能手表鑰匙和遙控駕駛智能鑰匙,據說也將出現在思銳中。
看了思銳的資料,忽然想到大眾、想到豐田、想到現代,這些企業都曾經歷過用配置、用技術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時代。中國汽車企業,也得經歷這一步。
比亞迪于2007年開始出口汽車
比亞迪最早是造電池的,創建于1995年,創始人王傳福。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池制造商的比亞迪,自2003年開始進入汽車制造業,通過收購秦川汽車獲取了汽車制造的資質,隨即把原有的福萊爾牌汽車,變成了懸掛比亞迪商標的汽車。2005年,比亞迪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汽車:F3。這款適合中國國情的汽車上市后僅14個月,就售出10萬輛,在2010年以前,F3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銷售勢頭,高峰時月銷售3萬輛,上市4年累計售出50萬輛。
比亞迪憑借著電池優勢,在自主品牌中第一個推出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的量產版。此外,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的新能源車品牌:“騰勢”,將于2014年上市。
與某些國有大型企業“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不同,比亞迪汽車發展到第4個年頭時,就開始了整車出口業務。估計是由于數量不大,廠家一直不好意思公布具體出口量,但從能查到的數據看,2012年11月,比亞迪出口汽車8831輛,位居國內車企第一名。
最近2年來,不斷傳來比亞迪出口新能源車的消息。比如,比亞迪與丹麥、荷蘭、德國、新加坡、智利等國簽下關于比亞迪純電動大巴運營的合作協議。
談論汽車出口更有意義
國內汽車媒體最愿意談論的事情,是又有那個汽車品牌即將進入中國,已經進入中國的汽車品牌銷量多少,有沒有新車型。可事實上,談論汽車出口才更有意義。只有這樣,才能給咱們這個國家增加財富。然而,這方面是我國最為薄弱的地方。
2012年,我國生產汽車1927萬輛,出口105.6萬輛。兩個數字對比,我國汽車出口量僅占產量的5.5%,十分可憐。要知道,在汽車產業并不發達的西班牙,出口量居然占據了產量的90%,而這一數字,墨西哥是80%,土耳其是70%,印度和巴西都超過13%。可見,堂堂中華在汽車產業方面,落后到了何等地步。
如果您看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對電影里所表現的中國軍隊拿著大刀長矛對抗英法聯軍的火槍和火炮感到滑稽、悲憤和無奈的時候,可曾想到,眼下中國的汽車產業,與之沒有絲毫的區別。
我們不能指望合資工廠出口,因為咱們的身份僅僅是替人代工。能有所指望的,恐怕只能是民間的高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