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究竟是多少年
說(shuo)到抗(kang)戰,一般都會(hui)(hui)說(shuo)8年(nian)(nian)(nian)抗(kang)戰,這是(shi)以盧溝橋事(shi)(shi)變算(suan)起的(de)(de),實際上,關于(yu)抗(kang)戰究竟是(shi)多少年(nian)(nian)(nian),一直存在8年(nian)(nian)(nian)和(he)14年(nian)(nian)(nian)兩種(zhong)觀點。持14年(nian)(nian)(nian)觀點者認為,抗(kang)戰應(ying)該從1931年(nian)(nian)(nian)算(suan)起,因為,自1931年(nian)(nian)(nian)9月18日(ri)(ri)起,日(ri)(ri)軍(jun)(jun)(jun)對遼寧發動軍(jun)(jun)(jun)事(shi)(shi)進攻后(hou),隨后(hou)向吉林和(he)黑龍江(jiang)進軍(jun)(jun)(jun),當(dang)時的(de)(de)黑龍江(jiang)省省會(hui)(hui),并(bing)不是(shi)哈爾濱,而是(shi)齊(qi)齊(qi)哈爾,黑河警備司令(ling)馬占山在“九一八”事(shi)(shi)變后(hou)臨危(wei)受(shou)命,出任(ren)黑龍江(jiang)省政(zheng)府(fu)代理主(zhu)席兼軍(jun)(jun)(jun)事(shi)(shi)總指揮,面對日(ri)(ri)本軍(jun)(jun)(jun)隊(dui)(dui)的(de)(de)咄咄逼人,他(ta)率領軍(jun)(jun)(jun)隊(dui)(dui)布(bu)防于(yu)嫩江(jiang)北岸,1931年(nian)(nian)(nian)11月4日(ri)(ri),日(ri)(ri)軍(jun)(jun)(jun)滿鐵守備隊(dui)(dui)向嫩江(jiang)進攻,中國守軍(jun)(jun)(jun)打(da)響了對日(ri)(ri)第一槍。
這(zhe)場戰斗(dou)(dou)持續了半(ban)個(ge)月,雖然最(zui)終(zhong)以(yi)失(shi)敗告終(zhong),但成為中國(guo)軍隊有組織、有領導地抗(kang)擊日(ri)軍的(de)第一次戰斗(dou)(dou)。從這(zhe)個(ge)意義上說,中國(guo)人(ren)的(de)抗(kang)日(ri)戰爭,應該是14年。
順(shun)便(bian)說一(yi)句,馬占山堅持抵抗期間,蔣介石2次(ci)發電(dian),對其奮勇行為(wei)予以(yi)嘉獎,并命令張學(xue)良迅速增援(yuan)馬占山,遺憾的是,東北軍(jun)(jun)并未(wei)給予支援(yuan)。這場(chang)戰斗結束(shu)后,張學(xue)良因此受到社會輿論的抨擊。上海救(jiu)國(guo)聯(lian)合會說:“黑省馬軍(jun)(jun),孤軍(jun)(jun)抗日,效忠疆場(chang),張學(xue)良未(wei)能(neng)撥援(yuan)”。市民聯(lian)合會致電(dian)國(guo)民政府(fu),指責“張學(xue)良坐視日寇侵(qin)略(lve)東北,辱(ru)國(guo)喪地,放棄職守”。全國(guo)學(xue)生抗日救(jiu)國(guo)聯(lian)合會亦電(dian)請(qing)政府(fu)“嚴懲張學(xue)良,克日出兵”(《申報》1931年11月24日)。
日本人占領了東北(bei)全境(jing),隨后向(xiang)華北(bei)進軍(jun)(jun),1933年(nian)3月(yue)至5月(yue),國民(min)革(ge)命(ming)軍(jun)(jun)在長城沿線布防,于(yu)喜(xi)峰口(kou)、古北(bei)口(kou)等地抗擊日軍(jun)(jun),史稱長城抗戰,其(qi)中,國軍(jun)(jun)第(di)29軍(jun)(jun)的(de)(de)大(da)刀(dao)隊500人,潛入日軍(jun)(jun)陣地,奮(fen)勇殺(sha)敵(di),480人壯(zhuang)烈犧牲,歌曲《大(da)刀(dao)向(xiang)鬼(gui)子們的(de)(de)頭上(shang)砍(kan)去》,就是(shi)因此誕生(sheng)的(de)(de),這首歌的(de)(de)副標題(ti)是(shi)“獻給二十九軍(jun)(jun)大(da)刀(dao)隊”。
長(chang)城抗戰(zhan)的(de)(de)(de)結(jie)果,是(shi)中華(hua)民(min)(min)(min)國(guo)與滿(man)洲國(guo)從此以長(chang)城為界。但(dan)是(shi),日(ri)本(ben)(ben)人(ren)很快就撕毀了這(zhe)(zhe)個協議,于是(shi),這(zhe)(zhe)才(cai)有了1937年7月7日(ri)的(de)(de)(de)“盧(lu)(lu)溝橋(qiao)事變”,這(zhe)(zhe)件事成為了日(ri)本(ben)(ben)全面(mian)侵華(hua)的(de)(de)(de)標志(zhi),也是(shi)8年抗戰(zhan)說法的(de)(de)(de)由(you)來。盧(lu)(lu)溝橋(qiao)事變次日(ri),身居延(yan)安的(de)(de)(de)共產黨黨中央通(tong)電全國(guo),呼吁:“同胞們,平津危急(ji)!華(hua)北危急(ji)!中華(hua)民(min)(min)(min)族(zu)危急(ji)!只有全民(min)(min)(min)族(zu)實行抗戰(zhan),才(cai)是(shi)我們的(de)(de)(de)出路!”
不過,中(zhong)(zhong)日(ri)兩國(guo)政府出于各(ge)自實際情況的(de)考慮,都沒有正(zheng)式(shi)宣戰(zhan),也沒有宣布絕交,雙(shuang)方只是把各(ge)自的(de)大使召回。這是因為,對于我(wo)國(guo)來(lai)說(shuo)(shuo),第一,戰(zhan)略(lve)物資不能(neng)自給自足,絕大部分(fen)需要(yao)進口(kou),而(er)日(ri)本(ben)握有制海權,可以(yi)完(wan)全切(qie)斷中(zhong)(zhong)國(guo)的(de)海上運輸,所以(yi),一下子就(jiu)宣戰(zhan),于我(wo)不利(li);第二,中(zhong)(zhong)華民國(guo)當時(shi)歸于一統僅僅9年,各(ge)地政府和軍隊,還(huan)不能(neng)做(zuo)到真正(zheng)意義上的(de)步伐一致。對于日(ri)本(ben)來(lai)說(shuo)(shuo),不管是侵占東北,還(huan)是侵占華北,都遇到了(le)不同(tong)程度的(de)抵抗,很難實現日(ri)本(ben)所希望的(de)“速戰(zhan)速決”,而(er)日(ri)本(ben)的(de)國(guo)力(li)與資源(yuan)儲備,根本(ben)無力(li)進行持久戰(zhan)。
八年抗戰共打了多少仗
根據重慶抗(kang)戰(zhan)(zhan)(zhan)遺(yi)址博物館內(nei)展示的(de)(de)資料,中(zhong)(zhong)國軍隊在8年(nian)抗(kang)戰(zhan)(zhan)(zhan)中(zhong)(zhong),共舉行大型戰(zhan)(zhan)(zhan)役23次,具體戰(zhan)(zhan)(zhan)役情況見(jian)下表。需要(yao)說明(ming)的(de)(de)是,下表中(zhong)(zhong)的(de)(de)統(tong)計(ji)數(shu)字為(wei)28次,這是因(yin)為(wei),1,平津作(zuo)(zuo)戰(zhan)(zhan)(zhan)雖列表中(zhong)(zhong),但不(bu)屬于戰(zhan)(zhan)(zhan)役;2,遠征(zheng)軍的(de)(de)1942年(nian)入緬(mian)作(zuo)(zuo)戰(zhan)(zhan)(zhan)、1943年(nian)的(de)(de)緬(mian)北反攻(gong)和1944年(nian)的(de)(de)滇西(xi)反攻(gong)并為(wei)一次戰(zhan)(zhan)(zhan)役;3,豫中(zhong)(zhong)會(hui)戰(zhan)(zhan)(zhan)、長衡會(hui)戰(zhan)(zhan)(zhan)和桂柳(liu)會(hui)戰(zhan)(zhan)(zhan)統(tong)稱為(wei)豫湘(xiang)桂會(hui)戰(zhan)(zhan)(zhan)。
八年抗(kang)戰 大型(xing)戰役一覽表 |
|||||
---|---|---|---|---|---|
時間 |
名稱 |
主要指揮官(中(zhong)/日) |
傷亡人數(中/日(ri)) |
||
37年(nian)7月7-31日 |
平津作(zuo)戰 |
宋哲元 |
香月清司(si) |
不詳 |
不詳 |
37年8月(yue)13日(ri)-11月(yue)12日(ri) |
淞滬會(hui)戰 |
張治中 |
松井石根 |
約33萬(wan)人 |
4萬余(yu)人 |
37年9-11月 | 太原會戰 | 閻錫山 | 寺內壽一 | 約10萬人 | 2.6萬人 |
37年12月1-13日 |
南(nan)京保衛戰 |
唐生智(zhi) |
松井石(shi)根 |
約10萬人 |
7600人 |
38年1月(yue)-6月(yue) |
徐(xu)州會戰 |
李宗仁 |
寺內壽一(yi) |
約10萬人(ren) |
3.2萬人 |
38年6月-10月 |
武漢(han)會戰 |
陳誠(cheng) |
煙俊六 |
約40萬人 |
3萬余人 |
39年(nian)3月(yue)-5月(yue) |
南昌(chang)會戰 |
薛岳 |
煙俊六 |
約10萬(wan)人 |
9000余人(ren) |
39年5月1日-24日 |
隨棗會戰 |
李宗仁 |
岡村寧次 |
約2萬人 |
1.3萬人 |
39年9月(yue)(yue)-10月(yue)(yue) |
長沙會戰1 |
薛岳 |
岡村寧次 |
約(yue)3萬人(ren) |
3600人 |
39年11月(yue)-40年2月(yue) |
桂(gui)南會戰 |
白崇禧 |
安藤利吉 |
2.7萬人(ren) |
1.2萬人 |
40年5月-6月 |
棗宜會戰 |
李宗仁 |
園部和一郎 |
約10萬人 |
9000余人 |
40年(nian)8月-41年(nian)1月 |
百團大(da)戰(zhan) |
朱(zhu)德 |
多田駿 |
約1.7萬人(ren) |
2萬余人 |
41年1月-2月 |
豫南(nan)會(hui)戰 |
李宗(zong)仁 |
園部(bu)和一郎(lang) |
不詳 |
9000余人 |
41年3月(yue)15日-4月(yue)2日 |
上(shang)高會戰 |
羅卓(zhuo)英(ying) |
園部和一郎 |
約(yue)2萬人(ren) |
9000余人 |
41年5月(yue)-6月(yue) |
晉(jin)南會戰 |
衛立煌 |
多田駿(jun) |
約1.3萬人 |
3000余人 |
41年9月-10月 |
長沙會戰2 |
薛岳 |
阿(a)南惟(wei)畿 |
約7萬人 |
7000余人 |
41年12月(yue)-42年1月(yue) |
長沙會戰3 |
薛岳 |
阿南惟畿 |
約2.8萬人 |
7600余人 |
42年3月-9月 |
遠征(zheng)軍入緬(mian) |
羅卓英(ying) |
飯田祥二郎 |
約5萬人 |
4500余人 |
42月5月-8月 |
浙贛(gan)會戰 |
顧(gu)祝同 |
阿南(nan)惟畿 |
約4萬人(ren) |
1.7萬余人 |
43年5月-6月 |
鄂西(xi)會戰 |
陳誠 |
橫山(shan)勇 |
近(jin)5萬人 |
4000余(yu)人 |
43年10月-45年3月 | 緬北反攻 | 史迪威 | 河邊正三 | 1.8萬余人 |
4.8萬(wan)余人 |
43年11月(yue)-12月(yue) |
常(chang)德會戰 |
孫連仲 |
橫山勇 |
約6萬人 |
2萬余人 |
44年4月(yue)-6月(yue) |
豫中會戰 |
蔣鼎(ding)文(wen) |
岡村寧次(ci) |
約1.9萬人 |
3350人(ren) |
44年5月(yue)-8月(yue) |
長衡會戰(zhan) |
薛(xue)岳 |
橫山勇 |
近9萬人 |
6萬余(yu)人(ren) |
44年(nian)9月-12月 |
桂柳會戰 |
張(zhang)發奎 |
岡村(cun)寧次 |
3萬余人 |
3萬余人 |
44年5月(yue)-45年1月(yue) |
滇西反攻 |
衛立煌 |
河邊正三 |
6.7萬余(yu)人 |
2.1萬余人 |
45年3月-5月 |
豫(yu)西鄂北會(hui)戰(zhan) |
胡宗(zong)南 |
岡村(cun)寧次(ci) |
1.5萬余人 |
1.5萬(wan)余人 |
45年4月(yue)-6月(yue) |
湘西(xi)會戰 |
何應(ying)欽 |
坂西一(yi)良 |
1.9萬(wan)余人 |
3萬余人 |
說明:日方傷亡人數源自日方資料,不含非戰斗減員。制表:車訊網 //www.xjjcjj.com.cn |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的統計數字,在8年抗戰中,中國軍隊里的國民黨軍,共傷亡將士321萬人,其中,陣亡131萬余人,犧牲將領(團長以上)255人。首先犧牲的,是1937年7月28日,在北京南苑壯烈殉國的佟麟閣(中將副軍長)和趙登禹(中將師長),正因如此,北京有兩條大街,以這二位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最后犧(xi)牲的,是1945年8月14日(ri),在(zai)江蘇江陰犧(xi)牲的包炎民(京滬路行(xing)動總隊長),此時,距離日(ri)本人投降還有1天。
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 佟麟閣中將(后被追認為上將)
早(zao)在1933年,當馮(feng)玉祥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meng)軍(jun)(jun)(jun)(jun)時,佟(tong)麟閣便出任了第一軍(jun)(jun)(jun)(jun)軍(jun)(jun)(jun)(jun)長。1937年7月7日盧(lu)溝橋(qiao)事變爆發后,時任29軍(jun)(jun)(jun)(jun)副軍(jun)(jun)(jun)(jun)長的(de)佟(tong)麟閣命令全軍(jun)(jun)(jun)(jun):凡是日軍(jun)(jun)(jun)(jun)進犯,堅決抵抗,誓與(yu)盧(lu)溝橋(qiao)共存亡,不得(de)后退(tui)一步。7月28日,日軍(jun)(jun)(jun)(jun)進犯北京南(nan)苑,佟(tong)麟閣率部死守,不幸(xing)中(zhong)彈殉國。佟(tong)將軍(jun)(jun)(jun)(jun)的(de)遺(yi)體(ti)被藏匿于(yu)雍和宮東側的(de)柏(bo)林寺(si),抗戰(zhan)勝利(li)后,葬(zang)于(yu)香(xiang)山南(nan)側。
國民革命軍第29軍132師師長 趙登禹中將(后被追認為上將)
在(zai)(zai)佟麟(lin)閣將(jiang)軍(jun)(jun)(jun)(jun)犧牲的南苑陣地(di)上,趙登禹(yu)將(jiang)軍(jun)(jun)(jun)(jun)率軍(jun)(jun)(jun)(jun)也在(zai)(zai)此地(di),只不過二人所(suo)在(zai)(zai)的陣地(di),已(yi)被日軍(jun)(jun)(jun)(jun)分割。佟將(jiang)軍(jun)(jun)(jun)(jun)犧牲后不久,趙將(jiang)軍(jun)(jun)(jun)(jun)奉命向大(da)紅(hong)門方(fang)向轉移(yi),途中(zhong)遇襲,壯烈殉國。隨后,趙將(jiang)軍(jun)(jun)(jun)(jun)遺體(ti)安葬在(zai)(zai)北京陶然亭西側的龍泉寺(si),抗戰勝(sheng)利后的1946年(nian),將(jiang)軍(jun)(jun)(jun)(jun)遺體(ti)遷葬至盧溝橋(qiao)(qiao)東2公(gong)里一山坡處,文化大(da)革命期間,將(jiang)軍(jun)(jun)(jun)(jun)墓地(di)被掘,遺體(ti)無存,1980年(nian),墓地(di)重(zhong)建,位于宛(wan)平城東北方(fang)向800米處,緊靠(kao)盧溝橋(qiao)(qiao)南路。
如同美國(guo)(guo)人(ren)將二戰視為永(yong)恒的(de)話題,抗日戰爭是(shi)咱們中國(guo)(guo)人(ren)的(de)永(yong)恒話題,那(nei)場(chang)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le)69年,但有一點必須承認,戰爭中積累的(de)教訓,至今也沒能引以(yi)為戒,當年有什么樣的(de)劣跡與(yu)不足,今日依舊。事實(shi)(shi)上,這是(shi)很可怕的(de)事情。在和平年代,高呼口號確實(shi)(shi)很過癮,也顯得很進(jin)步,但面對(dui)戰火,口號解決不了(le)問題,必須腳踏(ta)實(shi)(shi)地,以(yi)認真、務實(shi)(shi)的(de)態度,面對(dui)問題。
這是個(ge)很嚴峻的(de)問題(ti),也是很現實的(de)問題(ti),只不過有人不愿意面(mian)對,情(qing)愿像鴕鳥那樣把頭埋在沙(sha)土里,一相情(qing)愿。關于這方面(mian)的(de)現實、遺(yi)憾、思考與展望,必將貫穿此(ci)次旅行的(de)全程。
伴隨著這首(shou)鏗(keng)鏘有力的歌曲(qu),我該出發(fa)了——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二十九軍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
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
沖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殺!
#星爺與海馬S7# 感受滇西抗戰 系列游記目錄 |
---|
制表:車訊網 //www.xjjcj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