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悠然的旅游
出發才幾天,每天都能接到詢問電話,問我到哪了,當得知我距離昆明還有數百公里時,友人驚訝,怎么那么慢?
事實上,在旅游中,曾有專家提倡“旅宜速、游宜緩”的原則。但是,我認為,這種原則得有些前提,它只適合前往某個非常明確的目的地。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應遵循這個原則。剛剛開始旅游的人,往往以單純欣賞名勝古跡為重點,主題多數是到此一游。經過一個這樣的階段,理應上升一個層面,進入講究品質的階段,比如,注重旅游過程中的交通、飲食與住宿,再往上升,就該進入到尋求感受的階段了。
在尋求感受的階段里,注重的是深度。或者是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把自己融入那個世界,決不會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或者是盡情地休閑,洗滌周身的勞累,決不會跟隨著旅行社緊張地節奏,馬不停蹄;或者是尋訪著自己的香格里拉,在廣闊的天地間自由飛翔,決不會買任何一張門票,進入那些標榜著幾個A的旅游景區。
尋求感受的階段,是重視過程而非目的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旅宜速,游宜緩的原則,基本上已經不適宜了。比如,很多人都認為出門旅游坐飛機好,舒服、快速,顯得有檔次。如果公司的一位同事告訴周圍的人,上個月是坐火車與輪船外出度假的,一定會贏得幾個不解的目光:干嗎那么辛苦,沒必要這么寒酸吧。但事實上,這確實是一種值得回味的旅行方式。我曾向身邊幾位打算去歐洲的朋友建議,坐火車去,從北京先到莫斯科,然后轉車去柏林和巴黎,最后坐飛機回來。他們這么做了,回來后贊不絕口,說除了沒有被封閉和軍管,感受與《卡桑德拉大橋》中的悠閑場面很相似。其中一位甚至以火車上的經歷,撰寫了一篇貫穿歐亞大陸的長篇游記。
我在早年間,曾接觸過一些富有的人,他們每年都有一兩個月的時間,乘坐豪華游輪,做跨洋旅行。起初還有些不解,后來逐漸發現,在歐美,真正的貴族或富翁,很喜歡乘游輪乘火車旅行,因為他們主要追求的是過程。當然,人家的游輪與火車,與我們通常所能接觸到的,并不在一個層次上。
奢華的游輪咱家門口坐不上,但是,憑借自己的智慧,安排一個舒適而緩慢的旅游,還是很容易實現的。有一次在烏鎮,有3個旅游團與我們同時達到。2個小時后,在街上逛累了,找了個臨水的敞軒,泡上一壺茶,聽著江南絲竹小曲,品味著眼前的這個小鎮,此時,我注意到,那3個旅游團早已熙熙攘攘地出了門。女兒說:幸虧咱們沒跟團來。游客們帶來的喧囂過后,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恬靜的、如同水墨畫般的小鎮,我們就這樣靜心慢賞著,直到滿街炊煙。
還有一次,我駕車前往川西,途經丹巴時,停車游覽。丹巴最出名的是雕樓群。碉樓最集中的地方,在一個叫梭坡的村子里。這個村子在大渡河東側的山坡上,公路在河的西側。我到的時候,路邊停滿了汽車,多數是旅行社的大客車。看到這副景象,心里不禁擔憂,很難想象這么多人湊在一起,去游覽狹窄的村莊,會是什么樣的感覺。不過,這種擔憂很快被導游的吆喝聲化解了:快下來看啊,停車十分鐘。
河邊站滿了黑壓壓地一大片游客,都是遙遠地眺望一下那些高聳的碉樓,照幾張照片,然后在喝點橘汁吃幾片餅干啃倆蘋果,扔了一地垃圾之后,高聲談笑著,紛紛上車,絕塵而去。我可不會這樣糊弄自個兒,鎖上車,過橋進村去了。在村子里東流西竄,折騰了整整一天。不僅拜訪了一座又一座碉樓,還跑到一戶人家去,跟人家主人聊了許久,聽到了不少書本上查不到掌故。喝了不知多少茶,還蹭了頓中午飯。黃昏的時候,帶著收獲,心滿意足地走出村子,我想,早上遇到的那些旅游團,大概早就跑出去幾百公里,去下一個景點去了。
如今網絡很發達,想去哪里,上網一查,各種信息撲面而來,內容詳實豐富,甚至可以查到某個城鎮里,某個小餐館的魚香肉絲多少錢一盤。前人詳細的經驗令你迅速掌握旅途中的一切。至于交通與住宿,在網上也能方便地解決,價格隨著競爭日益低廉。借助這些資源,為自己安排一個不必疲于奔命,悠閑享受的緩慢之旅吧。
人生并不長,別給自己施加太大的壓力,應該學會享受。
苗寨也有風雨橋了
風雨橋原本是侗族人的建筑,不知怎么的,苗族人也學了來。90年代我在這一帶,并未見過有風雨橋,當時我從凱里出發,一直走到廣西境內的三江縣,才看見一座恢弘的風雨橋——程陽橋。可這一次,僅僅是凱里周圍,就見到了許多。
風雨橋就是橋梁上面建有亭子的廊子,一方面可以讓周圍的人們遮風避雨,一方面可以保護橋梁本身,一舉兩得。
在一座風雨橋下,我看到河流清澈,周圍環境異常靜謐,非常喜歡,于是把車開到橋下,取出水桶,打水洗車。
20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自己洗車的習慣。在家里,我甚至購買了水泵、打蠟機和拋光機,時常在周日下午,家人午睡之時,在車旁擺上桌椅,沏好茶,在音樂中清潔車輛,干一會兒,坐下來喘口氣,樂在其中。
車子擦洗干凈,肚子又餓了,掏出一盒速熟飯,注入開水,一會兒工夫,就開餐了。
這里真是很安靜,在我停留的一個多小時中,居然沒有一個人、一輛車從這里經過,那種感覺,真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