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上美麗的雙虹橋
小時候家里有套《十萬個為什么》,里面提到,生活怒江峽谷的人們,發明了吊索,過江時,把繩索掛上,一悠,就過去了。這東西以前在丙中洛以北的怒江見過,在高黎貢這一帶,一個也沒見著,這一帶都是索橋,一路上見到好幾座。
在高黎貢山腳下的怒江,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索橋,比較著名的有3座,最南邊的惠通橋,中間的惠人橋,北邊的雙虹橋。其中,惠人橋和雙虹橋都是雙孔橋,而索橋絕大多數都是單孔橋。這3個橋在歷史上最早都是走馬幫的,其中,過了雙虹橋,便會途經齋公房翻越高黎貢,過了惠人橋,便會途經禾木樹翻越高黎貢,翻過高黎貢之后的目的地都是騰沖。
經過惠通橋跨過怒江后,繞過松山與滾龍坡,直奔龍陵,這條路后來被改造成為滇緬公路,古老的惠通橋經過重建,變成了能走汽車的索橋。而惠人橋與雙虹橋,依舊保留著歷史的原貌,不能走汽車。
沿來路返回六庫,然后沿著230省道一直往南,從六庫市中心算起(228省道與230省道相交的大橋路口),沿230省道往南走71公里,在路東側一片田地的背后,便是雙虹橋。
雙虹橋之所以叫雙虹,是因為清朝乾隆年間修筑這座橋時,借助江中的一塊礁石為墩,朝東朝西各建了一座索橋,等于是2座索橋并在了一起。東橋比較長,目測約為西橋長度的一倍。曾見過一張2005年前后拍的雙虹橋照片,中間的礁石上,靠南側有一座亭子,可眼下,不知道為什么,亭子不見了。
雙虹橋仍在使用中,兩岸的村民或步行或騎摩托車,從橋上跨過怒江。
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開始了滇西反攻,在這一天,遠征軍第20集團軍下屬53和54軍,在雙虹橋到上江鄉的栗柴壩之間,分7處度過怒江,我從六庫往南走時,經過上江鄉,那里距離雙虹橋49公里,也就是說,遠征軍是在49公里寬的陣線上,擺開陣勢,向日軍發起進攻。
來到雙虹橋之前,還經過了勐古渡口,這個渡口現在還在使用中。我到這里時,看到好幾輛汽車往下開,直奔江邊,開始以為他們要過江,后來才發現他們是開車來接人的。遠征軍發起進攻時,54軍的198師就是在這里渡過怒江,隨后,在小橫坡到灰坡一帶,與日軍展開激戰,592團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團長陶達綱派出第一營迂回包抄,不料遭到了日軍反包抄,幾乎全軍覆沒,師長葉佩高派593團增援,592團第二營從另一側穿插攻擊,在美軍飛機和炮兵支援下,經過3天激戰,終于占領了日軍在灰坡的核心陣地。
在這場戰斗中,198師的軍事顧問、美軍中尉科克·夏伯爾中彈犧牲,成為第一個犧牲在滇西反攻戰役中的美國軍人。據記載,夏伯爾作為顧問,沒有作戰任務,但他執意要和部隊一起沖鋒。騰沖建設國殤墓園時,夏伯爾與14位美國軍人就在其中,不過,墓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6年第一次重建時,只有夏伯爾的名字被保留下來。
后來我到了騰沖,在國殤墓園里,看見了19位美國軍人的墓碑,在一個路口,還見到了198師紀念碑,詳情后面再聊。
藏在村莊里的惠人橋
離開雙虹橋,接著去找惠人橋。沿著230省道往南走37.3公里,看到公路東側的樹叢里有個村落,查地圖得知叫老橋隊,既然是老橋,估計應該是惠人橋,因為惠人橋南側2公里處修建了水泥橋之后,這座索橋就停止使用了。公路西側有條水泥路,轉下去沒多遠左轉拐上一條石塘路,很快就到了老橋隊,是個很安靜的小村落,沿石塘路進村,走到頭右轉,沿著只能步行的窄道,從兩戶人家院墻中間穿過去,便看見了惠人橋。
寧靜的老橋隊
惠人橋的歷史比雙虹橋短,清朝道光年間修建的,這是因為,歷史上的馬幫路,最早是走勐古渡口過江,在北齋公房翻越高黎貢,然后直奔騰沖,后來改成了走雙虹橋過江,在南齋公房翻山,然后直奔騰沖,這條路比前者近一些,徐霞客到騰沖旅游走的就是這條路。
到了清朝后期,又出現了第3條路,也就是走惠人橋過江,然后走禾木樹翻山奔騰沖,這條路更好走一些。再往后,修建了公路,上述3條馬幫路就全廢棄了。對于昆明、大理、保山、騰沖的徒步愛好者來說,這些馬幫路實在是上佳的徒步路線,就好比北京的愛好者沒事就穿越小五臺一樣。
西岸橋樓
西岸墩臺與橋樓
東岸墩臺與橋樓
第一眼看到惠人橋,沒覺得它有什么特殊,一個殘破的橋頭關樓,屋頂搖搖欲墜,橋索蕩然無存,下到河灘,才發現這座橋真是很雄偉,在靠近西岸的地方,用石頭壘砌了一個巨大的墩臺,結構與雙虹橋較為相似,都是雙孔橋。但雙虹橋的橋墩借助了天然的礁石,而惠人橋是人造的,比雙虹橋更有氣勢。
在老橋隊的一位老人家喝茶聊天,老人告訴我,怒江的名字雖然聽上去很震撼,但它“發怒”的時間并不長,俗話說,七漲八落九平平。就是說,每年7月份漲水,8月份就逐漸消退了。不過,這個消退是相對而言。每年冬季是枯水期,河面只有40米寬,但到了雨季,就會漲到起七八十米寬。流速也比現在快多了。我問老人,會不會漲到東西岸的橋墩處,老人說,這幾十年來他只見過1次。
惠人橋只剩下了3個墩臺,橋索無存。
遠征軍度過怒江是5月份,水量應該比現在大多了,不過,不管水量大小,遠征軍的2個集團軍先后渡江都很順利,只有一位班長出現了意外。這成績要歸功于事先的訓練很嚴密,工兵部隊的準備工作很周到,當然,與日軍也有關系,他們的防守陣地都在山上,江邊沒有布防。
戈叔亞先生告訴我,遠征軍事先進行了多次渡江演戲,美國顧問團對遠征軍進行了全面的訓練,并提供了橡皮舟。其實,什么事都是這樣,如果事先準備充足,結果自然就會大不相同。舍不得下工夫準備,就指望著天上掉餡餅,有事沒事還喜歡嫉妒成功的人,未免有點兒太幼稚了。就拿陳納德來說,有人認為他是運氣好,被宋美齡看中了,結果一夜成名,從一個默默無名的退役上尉,一下子變成了將軍。可實際上,陳納德一直在潛心研究戰斗機的戰法,在杜黑理論盛行的時候,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堅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當有了可以施展的機會時,他全力以赴,在中國空軍面臨崩潰的時候,他想方設法雇傭了4個法國人、3個美國人、1個荷蘭人和1個德國人,組成國際中隊,成功襲擊了日占區目標,鼓舞了人們的士氣。當蔣介石希望他重建空軍時,他只身一人到處游說,宣傳中國人民的頑強抵抗,不到1年,他帶著100架飛機和幾百位志愿者回到了中國,讓日本人飽嘗挨揍的痛楚。
在網絡時代,有些人總渴望著突然火起來,渴望著成為紅人。即使因為某個巧合實現了,也不過時曇花一現。因為,你沒有堅實的基礎。就如同流行歌曲,看著很火,幾年以后,多數會被人們遺忘,而巴赫、貝多芬、施特勞斯、柴可夫斯基,他們的作品流傳幾百年,生命力依然旺盛。
我在惠人橋下的怒江畔,一直坐到黃昏,閱讀各類書籍,均把遠征軍渡過怒江稱為強渡怒江,很不理解。強渡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冒著槍林彈雨,在守方的頑強阻擊下,仍冒死沖鋒,渡過江去。可遠征軍渡江時,先期兵力是53軍的116師和130師,54軍的36師和198師,此外還有11集團軍的新39師以及76師和88師各一團,這么一算是5個半師,怒江西岸整個滇西地區的日軍是56師團,師團部在芒市,駐守騰沖的是56師團148聯隊,5個半師攻擊1個聯隊,兵力看來很富裕,可對日本人來說,兵力嚴重不足,所有,他們沒有把第一道防線設計在江邊,而是部署在西岸的第一道山梁上。因此,遠征軍是在無人阻擊的情況下渡江的,如此說來,肯定不能算強渡。
浴血奮戰的軍人令人尊重,遠征軍的輝煌值得我們永遠記憶,但事實是什么樣,就應該讓它原封不動地呈現在歷史中,歷史不需要文學描述,也不需要藝術夸張。那樣會誤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