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在前線與日軍搏殺時,學者在后方,用另一種形式為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歷史上,他們都是偉大的人,他們都是永遠值得尊敬的人。他們的足跡離我們并不遠,從云南返回北京的路上,在宜賓,在重慶,我觸摸到了。
途經西昌
從滇西往北走,一路上全是崇山峻嶺,望不到頭,第一天晚上到了西昌,全程500公里,走了整整一天。
其中有一段,是沿著108國道行駛的,這條國道的起點是北京的復興門,終點是昆明的昆瑞路、普吉路和學府路的交匯處,全程3356公里。去年從北京開車去西藏時,曾在四川境內看到了108國道2000公里的里程碑,而在四川與云南的省界處附近,里程碑已經增至為3123公里。
平均每隔幾公里,就會經過一個村莊。路過一個村子時,看到一戶人家正在殺豬,跑過去湊熱鬧,無奈人家說的話聽不大懂,無法交流。后來連續看見還有幾戶都在殺豬,也許是臨近人家的某個節日了。10多年前在瀘沽湖,第一次看見摩梭人家里懸掛著豬膘肉,樣子不好看,但炒成菜后很好吃,據說他們每年殺一次豬,加工后懸掛起來,非常耐放,擱上數年也壞不了。當時以為是摩梭人的特有風味,后來在滇西的很多地方,都見過類似的場景。
這么多天,無論是早餐還是晚餐,到處都能見到“餌絲”,是當地人最為普通的飲食。這東西與米線有些類似,都是米制品,都有五花八門的調料。
每張餐桌上,都擺著一大堆調料,其實店家給端來的成品,就已經放置了足夠多的佐料,起碼對我來說,無需任何添加。有一天,身旁有位食客,居然又加了4勺辣椒、3勺蒜末、2勺鹽和1勺醋。看得我目瞪口呆,口味真重。
四川西部由3個州組成,西北方向是阿壩州,九寨溝就在那邊;西邊是甘孜州,川藏公路里的四川段,差不多都在這個州里;西南方向是涼山州,首府是西昌。前兩個州都是藏族自治州,涼山是彝族自治州。涼山州的首府是西昌,這里在古代曾叫過建昌,古代的城墻和城門有一部分還在,在新市區的東側,南城墻緊靠一條河,城門里的街巷依舊保持著原有的風貌。
雖然城墻和城門都是明朝修建的,但城門上的城樓是1998年建的。記得去年新聞里曾說,西昌連日大雨,城門上的墻磚都掉了下來,把正好途經的汽車都給砸了。
城門內外,有許多店鋪,這一帶彝族人居多,有不少店鋪是出售彝族服飾的。彝族的服飾有2個典型特征,第一是無論男女,都喜歡披個斗篷,叫“擦耳瓦”,據說是用羊毛織成的,這一路上,藍色最多,偶遇白色或黑色。事實上,對于身居山區來說,由于氣候多變,早晚溫度差異大,有這么個斗篷,非常實用。
第二是男人的頭上,往往會用深色的布進行纏繞,形成包頭,最后在右前方扎成一個拇指粗的錐形“尖”,漢語稱其為“英雄結”。此外,頭上還會留著一綹頭發,漢語稱為“天菩薩”。但這一路上。并沒有看見。只是在一個店鋪里,看見有賣“包頭”的。
西昌老城區內的街道
彝族服飾店
彝族男子的頭飾
身處山區的彝族人很喜歡“擦耳瓦”
說到西昌,很多人會想到火箭,西昌是繼酒泉發射中心之后的又一個發射基地,在市區北邊的冕寧縣,位于山谷之中,如果去的話,需要往北走40公里到漫水灣鎮,再往西走20公里才到,據說那里已經開放了,但我不想去,除非是正好有發射,否則只是看個架子,感覺一般。
翻越雪山
從西昌往東,450公里是宜賓,這段路走了15個小時。路是一條編號為307的省道,沿途經過昭覺縣、雷波縣、綏江縣和屏山縣,這一路上,翻越了六七道比較高的山,其中,有100公里左右的路程,是沿著金沙江走的,在金沙江沿岸,有很長的一段是新修的路,開鑿了大量隧道,節約了許多因翻山而產生的里程。
過了昭覺縣之后,抵達金沙江之前,有很長的一段路是穿行在一條峽谷中,峽谷很窄,最窄的地方不足百米,抬頭看,幾乎就是一線天,有一種身處地縫里的感覺,光線極暗,兩側石壁嶙峋古怪,路旁還有條水流,路似乎是新建的,非常窄,連個護欄都沒有,在這樣的地形里駕駛,膽小的人,估計會打哆嗦,產生恐懼感。
這一路上,有三座山,翻越的比較艱難。從西昌出來,沒多遠就是第一座山,見路邊停滿了車,正在詫異,忽然有位警察攔住了我:前面的盤山路上全是冰和雪,汽車根本上不去,請您套上防滑鏈再走。可是,在我的行李里面,沒有預備防滑鏈。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停下來的車旁,都是忙碌的身影,人們紛紛往輪胎上套鏈子呢。看來,這一帶的公路經常如此,人們早有準備。就如同黑龍江不少車主每逢冬季,都要換上冬季胎一樣。
往回走的話,就得回到京昆高速上,途經雅安、名山、樂山,雖然是全程高速,但得多走200公里,我不愿意,我更愿意沿著國道、省道旅行。于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小心翼翼地開始爬山了。
彎道很多,路面確實很滑,在這樣的情況下爬山,基本的要點是維持一定速度,如果因為擔心彎道,把車速降得過低,車子就很有可能停下,再也起不來了。只要維持一定的速度,多數情況下,車子就能穩穩地爬上去——這是多年前,冒著漫天飛舞的大雪,在塞罕壩總結出來的。
在濕滑的彎道上保持速度,需要足夠溫柔地對待風向盤,并事先規劃出行駛軌跡。拐彎時不注意行駛軌跡,是不少人都具備的通病,凡有2條左轉彎車道的路口,往往會出現原本在外側車道里的車輛,在轉彎時,侵入內側車道的現象。
還好,這輛海馬S7沒讓我失望,穩穩地爬了上來,在山頂埡口處,一群人正在拍雪景,他們看到有輛車,居然沒戴防滑鏈就上來了,甚為驚訝,當我也停車拍照時,我的車取代了掛滿冰條的松樹,成了他們的拍攝對象。
在冰加雪的路況中,下山比上山更艱難,唯一的辦法,盡量用發動機控制速度,在入彎之前,把車速降到自己掌控的范圍,如果在轉彎過程中才發現角度或速度不對,才要進行修正,極有可能出現側滑。什么叫自己掌控的范圍?不好說,只能是當時的感覺。為了保險,寧可慢一點兒,也別激進,慢一點兒大不了是晚點兒到目的地,激進一些,可能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
后來還有2座山,冰雪比第一座更大,整個翻山過程中,一輛車也沒遇到。想在想想,那天真是很刺激,去年1月我獨自一人從北京開車去漠河,也沒這么刺激,因為用的是冬季胎,心里有譜。用普通胎翻雪山,實在有些不安全。
上山時一定要保持速度,事先規劃好行駛軌跡。
下山時,一定要在入彎前降速。
別以為只有北方才會冰天雪地。
這種路上如果激進,有可能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
老君山境內的金沙江
沿江路時有坎坷
再往后,就一直是沿著金沙江走了,由于修建了水壩,金沙江變成了一個湖,水面平靜,看上去沒什么感覺。20多年前一群勇士漂流長江時,這一帶可是讓他們頗為頭疼的地方,不知道他們看到眼前的景象,會有怎樣的感受。那群勇士中,有一位就是來自我經過的雷波縣,而且是位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