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日本的諸多大品牌汽車廠,都建有博物館,陳列著歷史上的各款車型。在這里,選幾張源自斯柯達博物館收藏的經典車型,盤點一下車燈在過去113年中的變化。
最早的車燈,不是電燈,而是乙炔燈。打算開燈的話,首先得打開燈前的玻璃罩,用火種點燃——就像今天用火柴點燃生日蛋糕上的蠟燭那樣。大概是在80年代,曾舉辦過一次北京到巴黎的老爺車之旅,發車儀式在天安門廣場,那些車當中,有一部分就是乙炔燈。
早期,法律沒有規定汽車必須安裝車燈。所以,1906年的斯柯達汽車上的乙炔燈,只是選裝件,如果需要,另外算錢。
到了20世紀20年代,車燈已經改為電燈,并成為汽車的標準配置。下圖是1929年的斯柯達110。在那個時代,豪華車的車燈都會有一根通到車內的控制桿,用于近、遠光的切換。
到了30年代,車燈造型與我國七八十年代還在使用的車燈,如出一轍。下圖是1930年的斯柯達645,一副標準的老爺派頭。當時的機倉都是獨立的,方方正正,大而圓的車燈,單獨豎立在左右。
下圖是1937年的斯柯達POPULAR蒙特卡洛。據說,它是斯柯達家族里唯一在車燈前加裝格柵的——通過格柵保護車燈的做法,如今依舊被越野車改裝愛好者所熱衷。
再往后,機倉與車體逐漸融為一體,但車燈部分依舊顯得很突出,好像車頭兩側一邊架著一根魚雷管。在1960年的斯柯達明銳當中,近、遠光的切換按鈕,安裝在離合器踏板旁邊,在當時,這是個很新穎的設計。在我國,類似做法傳承了很多年,從解放到東風,從BJ130到BJ212,那個年代的司機,左腳責任重大,要管好幾樣東西,不像現在,有沒有左腳都能開車。
七八十年代的車,車燈收縮,嵌入前飾板,外觀造型大都以方正為主,與轉向燈合并。比如1985年的斯柯達125。當然,從這時開始,車燈從不分左右,變成了左右無法互換,對于車主來說,以后更換車燈,恐怕得多花錢。
此后,車燈造型雖然不斷變化,但基調未有質的更改。因為,這一時期的變化,主要出現在光源上,比如2001年的速派,是斯柯達首款配備氙氣大燈的車型。
氙燈熱了幾年,又被LED燈取代。2009年的斯柯達明銳RS,是斯柯達首次裝備LED燈的車型。隨后,LED燈成為主流,比如,這輛2013年的速派。
從目前看,LED燈的優越性,還會保持一個時期,于是,革新又出現在了安全方面。比如,2018年的柯珞克,裝備了自動車燈輔助系統,能根據光照條件和交通狀況,自動激活和關閉遠光燈。
從乙炔燈到鹵素燈,從氙車到LED燈,盤點車燈變化,實在有趣。但提醒您一點:車燈的作用不僅是照明,更主要的是提醒——提醒他人您的存在。也就是說,那種進入車庫不開燈、過隧道時不開燈、早晚昏暗時不開燈的駕駛者,自以為眼神好、能看見路,實際很愚蠢。
星爺—汽車使用愛好者、汽車媒體評論人。1988年開始駕車周游列省,至今不輟;2001年開始為媒體做汽車評測,閱車無數。點擊下圖即可進入《星爺說車》。
63.36萬
8.72萬
4.91萬
31.63萬
31.54萬
0.14萬
0.13萬
0.11萬
0.11萬
0.1萬
0.09萬
0.05萬
0.0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