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東風日產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中,首次展示了新一代軒逸。這款屬于第14代車型的新車,將于7月16日上市。面對它的智能與精致,不禁想起該系車型傳承已久的另一個特點:舒適。
第一次舒適的記憶,是一輛7代藍鳥。
兒時,在家父單位,接觸過一些轎車,比如上海、伏爾加、勝利20,以及年逾古稀的奔馳180。它們比當時的主流:公交車、卡車舒服多了。直到1984年,在一輛藍鳥車中,我才體會到一種真正的舒適,并產生出前所未有的驚訝:轎車竟然可以做到如此享受。
其實那只是一輛出租車,每公里0.7元,起步價2.8元。同期雖然還有更高級的皇冠,但職業司機們說,這倆車等級不一樣,一個排量2.0,一個排量2.8。當時我還沒有中型、中大型的概念,只知道在2.0車型里,它最舒服。
后來我才知道,那輛藍鳥是第7代車型。
雖然沒有當時的照片,但我清楚地記得,藍鳥不僅乘坐特別舒服,內飾也很講究,前部都是軟包,座椅柔軟極了。有趣的是,各種指示燈沒有布置在儀表盤上,而是列隊于中控臺上方。
2000年,國內開始組裝藍鳥;2006年,軒逸誕生。
到了2000年,國內組裝的藍鳥上市,隨后又在2006年,用軒逸將其取代。車名雖改,但舒適依舊——此時我已在汽車媒體供職,06與09年的兩款軒逸,都試駕過。也就是說,兒時的記憶,靠親身體驗,繼續延續著。
在硬盤里找了半天,終于找到2009年試駕軒逸時的照片。
就拿09款軒逸來說,我的親身感受在于,它的舒適,表現為3個方面——第一是駕駛感。那是一輛2.0+無級變速的車,速比變化極為順滑,有種行云流水的感覺,開著特舒服。
其二是內飾明快,給人一種干凈利落的感受,視覺效果很舒服。
其三是乘坐方面的舒適,比如空間,比如座椅。軒逸的軸距是2.7米,在當時已經是中型車的下限了,因而擁有較為寬敞的空間。再有,它的后排座是獨特的扇貝造型,新穎時尚不說,簡直就像是把一個柔軟的大沙發直接搬進車里,坐上去的感覺非常棒。
其實,軒逸不僅是舒適,它的許多細節,考慮得也很周全。比如,熄火后,駕駛席自動后移;掛倒擋,右側外后視鏡自動偏轉,等等。
從藍鳥到軒逸,始終以舒適為主,價格越來越親民。
隨后的2012與2016年,東風日產連續對軒逸進行更新,始終保持著舒適的主題,價格方面則越來越親民。正是由于“性價比”越來越高,它的市場表現始終穩定,近年來的銷量,基本保持在40萬輛上下的水平。
軒逸主要車型一覽 | |
---|---|
2006款1.6XE | 14.38萬元 |
2006款2.0XE、XL、XV等 | 16.78-21.48萬元 |
2009款1.6XE、XL | 12.48-14.58萬元 |
2009款2.0XL | 15.48-16.78萬元 |
2012款經典1.6XE、XL | 9.98-12.08萬元 |
2012款1.6XE、XL | 11.90-13.50萬元 |
2012款1.8XE、XL、XV | 14.00-16.90萬元 |
2016款經典1.6XE、XL | 9.98-12.08萬元 |
2016款1.6XE、XL、XV | 11.90-14.68萬元 |
2016款1.8XL、XV | 15.00-15.98萬元 |
制表: 車訊網 |
舒適與操控,家庭轎車更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出于職業習慣,在國外旅游時,我特別關注當地汽車。發現,許多地方的家庭汽車廣告,均以生活、溫馨、親情為主題。這種習慣,與我國昔日幾乎全部以動力、操控為主題的汽車廣告,形成反差。
我相信,多數人買車是為了日常代步,且不說市區路況大都比較擁堵,假設法律與路況都允許激烈駕駛,許多人也根本不具備相應的駕駛技術。所以,當動力達到一定水準之后,家庭汽車的重點,就應該對準舒適——通過內飾、空間、智能等多個方面,全方位地創造舒適。
從1959年的藍鳥,到21世紀的軒逸,您會發現,它始終緊扣家庭需求的主題。
2019年,第14代軒逸誕生——在智能包圍下,繼續舒適。
即將上市的新一代軒逸,軸距2712毫米,車身寬度增加55毫米。由此可見,它的空間、尤其是后排空間的優勢,更加顯著。
從內飾看,棕色皮質包裹,顯得年輕、漂亮、考究。7英寸彩色儀表屏、8英寸液晶中控屏,能提供多種智能功能,至于車載APP和車載Wi-Fi,自然不會缺席。
從動力看,它的HR16DE Gen3發動機,達到國6排放標準,綜合工況油耗4.9升,水平位居同級車之最。此外,它還擁有碰撞預警、油門誤踩糾正、疲勞駕駛預警等智能科技。
綜上所述,第14代軒逸的諸多新穎配置,使得這款新車,充滿智能。使得它的主人,在智能包圍下,繼續享受舒適。
63.36萬
8.72萬
4.91萬
31.63萬
31.54萬
0.14萬
0.13萬
0.11萬
0.11萬
0.1萬
0.09萬
0.05萬
0.03萬